林业碳汇可分为封存类与避免类两大类型:
- 封存类:通过造林、再造林及土壤固碳等自然手段实现碳封存。
- 避免类:以森林经营等措施减少碳排放,国际市场将此类统称为REDD项目(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其名称源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谈判中相关议题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全称为“关于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问题的政策方针和积极激励措施;以及保护、可持续管理森林和增加发展中国家森林碳储量的作用”。
国际协议中的REDD地位
- 《京都议定书》时期(2001年《马拉喀什协定》):为避免全球碳市场供过于求,仅允许造林和再造林类项目进入清洁发展机制(CDM)碳交易市场,REDD项目未被纳入认可范畴。
- 《巴黎协定》时期(2015年):明确将REDD+纳入气候行动框架,认可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REDD项目分类
REDD项目以“有林地”为对象(我国适用性高),具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1. REDD:基础类型,聚焦“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COP11定义)。
2. REDD+:在REDD基础上,扩展至“森林保护、可持续管理及提升碳储量”(COP16定义)。
3. 项目级REDD:由开发商主导实施(非政府主导)。
4. J-REDD(管辖级REDD):由政府主导,通过政策法规减少毁林、推动森林保护及可持续管理。
5. REDD嵌套类项目:项目级与管辖级REDD并存,需协调政府、开发商、农户间的权责利分配(如图示)。
相关碳汇方法学
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ICVCM)备案的林业碳汇方法学中,3项与REDD直接相关:
1. 《ART TREES v2.0》(管辖级REDD+标准)
2. 《VCS JNR框架v4.1》(管辖与嵌套REDD+标准)
3. 《VCS VM0048 v1.0》(项目级REDD方法学)
核心价值
REDD+被公认为成本最低的减排途径之一,其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以较低经济代价实现显著碳汇效益,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